中午看了马督工《睡前消息440:用了十年才修改,谁在乎教科书?》有些感想。发在了睡前消息的评论区和私信。
我是01年河南农村的,小初都在农村上学,高中到了县城,现在在华科读大三,理科生。我想分享一些我的经历。我父亲是68年,母亲是66年的,都上了初中,但是没有上高中。父亲是成绩很好,但是家里没钱,爷爷奶奶也不在乎,父亲当时也是叛逆期,觉得不上学就不上学了吧,现在自然很多悔恨,高中时酒后常和我倾诉。母亲也是因为家里没钱,而且姥姥生了大病,所以母亲就去照顾姥姥了。但是父母对我的教育很重视,不过主要的观点是不想让我留在农村或者只会干力气活,当然父亲有更高的期望。总之他希望我能飞出去,去看看大好的世界,不要被小小的农村束缚了。
我的父亲有阅读的习惯,但是他并不会给我买什么课外书,家里有一个简陋的书柜,放了些父亲看的武侠小说之类,我小学时当然不可能对这个感兴趣,小学二三年级时父亲从我一个表哥那里搞来一个电脑,是他上大专时买的,最开始没有网络,我就玩电脑里的单机游戏,单机游戏也是自己发现的,应该就在桌面有快捷方式,总之全是自己瞎点,没有人指导我,玩到了植物大战僵尸、侠盗飞车、魔兽,后两个游戏根本玩不懂,但是植物大战僵尸玩的很开心,玩通关了,玩的也很明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父亲又想办法接上了网线,这应该是三年级的事情,我就开始玩4399小游戏了,当时有些高年级的学生会指导我玩游戏,我玩到了洛克王国,我觉得洛克王国对那时的我影响十分巨大,我在这样一个准开放世界尽情地探索,玩了一两年的时间,最后,每一片区域我都熟悉,每一个精灵我都记着重要属性、技能、进化形态还有性格的影响,还有各种各样的细节,那时期也许也是早慧,记忆力很好,近乎过目不忘。总之,洛克王国和其他小游戏应该说训练了我的一些潜能,并且在审美上也给我积极的影响。此外,小学时每天中午回家,央视少儿频道的动画片会很吸引我,成龙历险记、蜘蛛侠、和洛洛历险记我是百看不厌的。因此,我在小学时代,最重要的精神食粮,是4399小游戏、洛克王国和央视的动画片。我在家庭里没有阅读量,现在关于小学的课本也很少印象,只记得一些语文的文章和插图。
初中之后我就开始寄宿生活了,学校离家大概8、9公里,每周双休日回家,周一到周五晚上学校会让我们集中起来上晚自习,住校和非住校的比例大概1:2.回到家里,我的时间就被穿越火线、QQ飞车、英雄联盟这类腾讯网游占据了,当然父母看我玩太久游戏就会赶我出去跑一跑。英雄联盟的背景故事我也有很多钻研,每个英雄的技能我也都熟悉,但是探索主要集中在技巧上了,我会看很多教程,虽然技术还是不太行(主要是手速和反应力,我觉得)。但是我毕竟在住校,在学校没有电脑可以玩,手机更是高中毕业才有的事,晚自习就只有写作业和看书这一消遣,在学校我会仔细看课本,初中的历史书和地理书,地理图册我几乎翻烂了,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现在还收藏着。初中时也有一个图书室,书并不多,年级主任为我们争取的,每学期大概只能借两本,我仔细看了一本论证培根就是莎士比亚的书,然后到处鼓吹这个观点,和英语老师辩论。我觉得初中的课本还是很好的,尤其是历史,地理,高一下学期分文理科之后,几乎没再学过历史、地理,我关于历史地理的知识结构就是初中时看这些课本和配套图册奠定的,也有些纪录片的功劳,我那时也喜欢看央视纪录片频道。所以初中这时候,是课本、游戏、纪录片为我提供精神食粮,课外书的作用很少。
高中之后,阅读量主要来源于同学们之间互相传阅的《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看天下》种种杂志和小说,我还看完了《三体》,《百年孤独》,自己绘制了一个《百年孤独》的人物关系图,很是得意,还有一些鸡汤文学和东野圭吾的小说,总之三年下来课外书读的不超过30本,杂志倒是读的很勤快,意林读者几乎期期不落了,但都是白嫖的,大学之前除了课本我几乎没花过钱买书。高中时全员住校,两星期回一次家,放两天或者一天假,回家当然敞开了玩游戏,也该好好放松。
到了大学以后,才是我第一次走进了图书馆,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图书馆度过了很好的大学时光,每年的借阅量都在120以上,虽然看的可能不及1/3,我很喜欢在图书馆的新书展示柜和自助借还区的推车里到处翻书乱看,视野自然极度地开拓了,舍友和同学也让我领略了更多国外的的出色游戏,这期间获得的精神食粮就是之前无法比拟的了。大一开始,因为看课本看的很困难,也开始按照老师第一节课给的参考书和网上的建议自己找很多参考书来看,因此,课本这个概念也逐渐退出我的世界了,学习的状态和方法就是根据老师和网上的建议,找多本教材当做参考书来看。
高中时我是感到课本内容对我来说是刚刚好的,每个部分我都能学懂,但是自己很少会想提前看,很多时间在刷练习册和辅导书,也有些时间不想刷辅导书,思想被情感牵绊,自己是从不做笔记和总结。到了高三开始复习,模拟考试考得很低,就有觉得自己基础很差劲,许多东西忘掉了,也没学透。所以高三就认认真真地复习,笔记和总结也做得很好,题目也没少刷,最后的效果也还不错。现在到大学学了数学,才觉得初高中学的数学简直太少太少,放在现在也许不到一学期就能学完,无非是连续函数、加一点微分和一个积分的定义,再加一些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内容,高等数学一学期应该绰绰有余。但是我这样想肯定又不符合教育心理学,站在现在看过去当然不可取,但是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观察到的许多同学,高中时同在拔尖班的,现在大学的一些同学,我们也觉得初高中也许多学一些会更好,大学要学的东西确实太多了,想学好学透要花很多时间,时间总是感到不够用,尤其数学这种学科,想做出成绩,当然要基础扎实,基础扎实就是要超前学习,按部就班地跟着培养计划,我就觉得培养不出什么数学大师来。我们从大二开始,成绩前列的,希望做学术的就都已经出现“吃不饱”的情况了,都要自己再去找书看。我们到了大二大三就感到时光蹉跎了,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我一直在看督公的节目,我这个农村走出来的青年,对社会化抚养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从我自己来说,虽然我的家庭已经给了我最好的教育,但我还是有许多艺术上、阅读上、信息技术上、人际交往与沟通上的缺憾,求学路上,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也见过太多同学和朋友因为家庭的原因埋没了自己的才能,过早地陷入淤泥之中了。